近年来,德新镇不断在教学质量、教育阵地、教学模式上下功夫,建强用活镇级党校,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锤炼党员党性、提升干部素质、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完善机制保障,提升教学质量。明确镇党委负责党校建设和运行,由镇党委书记任校长、镇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明确一名党务工作者专职负责党校日常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确保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抓。建立健全规范完备的党校工作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制定德新镇党委党校年度培训方案,对培训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和学员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镇级党校日常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基础建设,夯实教育阵地。整合利用现有设施资源,将党校主教学阵地设在镇政府四楼会议室,可容纳师生70余人,配备电视设备2台,能接入新时代大讲堂、云视讯信号,在实现远程教学的同时,将党校教学课程辐射到各村,利用村级会议室打造村级教学点,将教学阵地延伸到村级,方便学员就近就便参加培训。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要求,从镇党政班子成员、科级干部,中层业务骨干,优秀第一书记、村干部中选聘人员组建镇党委党校专职讲师资源库。目前,入库专职讲师2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5名。
重视资源整合,拓展教学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课程,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培训主题,变“室内”为“室外”,变“讲学”为“示范”,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技人员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让农村党员群众在田间地头汲取种植技术知识,增强课程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依托“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党员干部“随点随学”,加强对政治理论、党性教育、业务知识等内容的学习,让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更优质。截至目前,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场,参训人员9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