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加快工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不断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发布日期: 2021-07-07 10:03 文章字号:

进入新时代以来,贵定县着力围绕创新驱动和万企融合行动,加快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推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已形成了一批在行业内有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优秀企业。

通过显示屏,在贵定卷烟厂制丝车间内,我们只看到两名巡检工人,整条生产线实现了制丝生产全过程的集中控制与可视化管理,这得益于该厂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一套制丝线自控及集成管控一体化系统。该车间负责人介绍,系统实施前,贵定卷烟厂的制丝线都是手动操作,对设备运行、产品质量的判断也是依靠于操作工、维修工、工艺员的经验判断。制丝集中控制系统建成投用后,实现了制丝线的全面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在设备运行、产品质量方面有了大量的数据,在对数据加工后进行评价、研究,可以清晰的感知设备运行状态及产品质量状况,实现了生产过程控制的稳定性,提升精细化加工、柔性化生产能力,满足分组加工、异地加工均质化的要求。同时在用工上每年就节约200多万元,同时机器的故障率大幅降低,使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贵定卷烟厂制丝车间智能化改造图一)


((贵定卷烟厂制丝车间智能化改造图二)

               (贵定卷烟厂制丝车间智能化改造图三)


而在贵定卷烟厂的包装车间里,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在忙碌。以往的包装车间,每条线至少要配2名搬运工,现在这4台搬运机器人替代了车间内所的工人,承担了物料装卸和储运等几十人繁重的体力劳动。除此之外,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物流技术、自动仓储技术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各种搬运机器人已在该厂的各个车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供销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获得2019年省级融合标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50万元,将人工过磅,人工制卡这一陈旧业务方式打造为一卡进出厂自动化、智能化的业务流程,从自助下单、智能门禁、自助发卡、自助称重发货控制等多个环节全自动,极大减轻了公司人员业务工作量,使业务简易化,透明化,有效提高了公司发运效能,该系统投用前公司年发运总量415.9万吨,系统投用后发运总量435.7万吨。车辆进出厂单月处理业务由原有的每月平均出厂12500水泥业务车辆,同比系统投用后平均每月出厂14000车辆,发运效率提高12%左右,人员岗位从原有的人工过磅三班倒班人员10人优化至3人,从系统技改后的总体效益到减岗增效,为公司降本增效,稳固市场处于行业标杆打下有利基础。




(海螺供销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图)


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坚持示范带动引领是贵定县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2021年,贵定县将打造省级融合标杆1个,培育示范项目2个,带动融合企业7户。贵定县工信局将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工业企业利用新一代大数据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单一或多个环节进行集成应用创新,鼓励企业智能制造、数字车间、数字工厂、智能采掘等建设,推动优强企业率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不断提高全县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应用标杆,实现全县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整体跃升,部分领域创新引领。


—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