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屋”是以推动基层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为目标,建设集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宣教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健康服务场所。近年来,贵定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治结合”职能定位,积极探索“健康小屋”建、用、管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面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一、试点先行,分类建好“健康小屋”。
一是建企业“健康小屋”。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原则,在县内大中型企业和职业病高发企业建设“健康小屋”试点,将企业内部闲置办公室、库(厂)房等作为健康阵地进行改造升级,设置健康教育区、健康检测区和健康服务区,配备医用电子血压仪、全自动身高体重测量仪、人体成分分析仪等智能检测设备,放置急救药箱、健康保健宣传图册等,打造形成企业智能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为企业职工提供健康监测和查询服务。目前,已建成贵定卷烟厂、海螺水泥厂、昌明经济开发区企业“健康小屋”3所。
二是建校园“健康小屋”。聚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依托校园医务室,针对视力测试、身体素质、心理健康、饮食安全四大类学生常见健康问题,优化拓展服务功能,提质改造建设学校“健康小屋”,购置体质健康检测仪、视力测试仪、视力训练仪等设备,配套建设心理咨询室,设置健康饮食宣传栏,开设健康咨询电话热线,制定科学运动锻炼计划,为学生打造“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综合素质。目前,已建成学校“健康小屋”2所,正在建设5所。
三是建机关“健康小屋”。以“增强干部身体素质,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在部门较为集中的县党政综合大楼和县人大政协综合大楼试点建设机关“健康小屋”,配备基础医疗监测器材,增添动感单车、跑步机、哑铃等小型健身器材和家用理疗仪,设置健康科普专栏,摆放和张贴“中国居民运动宝塔”“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指数对照表”等健康普及资料,引导和帮助机关干部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截至目前,已建成机关“健康小屋”2所。
四是建农村“健康小屋”。按照“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方式,对全县8个镇(街)卫生院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健康小屋”建设。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看病难等突出问题,配置集血压、血氧、额温、身高、体重测量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助健康监测设备,体检数据同步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中,留守老人、儿童的家属可实时通过监测系统手机端了解其健康状况,家庭签约服务医生可根据体检数据及时进行健康干预治疗,有效提升村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同时,逐步完善艾灸治疗仪、膝盖按摩仪等理疗器械配置,帮助老年人治疗缓解各类“疼痛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盘江卫生院、福来家园易地扶贫搬迁点“健康小屋”2所,在建镇级、村级“健康小屋”8所。
二、强化服务,切实用好“健康小屋”。
一是开展常规体检和慢性病筛查相结合。将企业职工、学校师生、机关干部、农村居民全部纳入服务范畴,全天候免费开放“健康小屋”医疗自助检测设备,促进服务对象常态化进行自主健康管理。同时,在全面健康体检和筛查的基础上,以慢性病患者、职业病患者、肥胖人群、亚健康人群、高龄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个人健康电子档案,跟踪监测其健康信息,个性化提供体征检查、疾病初诊、健康指导服务,帮助服务对象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截至目前,“健康小屋”已覆盖服务对象1.8万余人,建立重点服务对象健康指导档案500余份。
二是开展健康咨询和义务诊疗相结合。以“健康小屋”为载体,搭建“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干预、慢性病防控”平台,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检测、评估、管理服务。采取“大专家、小范围、面对面”健康咨询和教育方式,每月邀请专家到“健康小屋”开展一次以上疾病预防、心理健康、养生知识讲座,指导服务对象合理膳食、科学用药、适当运动。每周组织医疗专家到“健康小屋”开展高发病、常见病等义务诊疗活动,提供便捷的诊疗通道。同时,融入特色中医诊疗,按需提供针灸、推拿、拔罐、艾炎、脐疗服务,配备中医舌面经脉信息采集系统,开设食疗养生课程,制定膳食推荐菜谱,引导服务对象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截至目前,在“健康小屋”开展健康咨询和义务诊疗152次。
三是开展差异化健康服务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将“健康小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平台,与基层党建、工会服务和疫情防控深度融合,实行“服务对象点单、健康小屋派单、医疗集团接单”模式,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健康需求,形成分类清单,医院按需调配专业医生提供针对性健康服务。充分发挥“健康小屋”建在一线优势,积极参与服务区域疫情防控工作,配备基本防护物资设备,协助开展场所消杀、体温测量和政策宣传落实等工作,确保服务区域卫生安全、生产稳定。目前,“健康小屋”服务事项共3类26项,累计服务群众3.5万余人次
三、明确责任,严格管好“健康小屋”。
一是明确指导责任。制定贵定县“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由医疗集团负责指导各“健康小屋”建设单位,结合服务对象个性化需求,针对性配备健康检测设备,协助制定完善设施设备管护标准、管护方法、操作规程、保障机制等,确保“健康小屋”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同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原则,由建设单位安排专人负责日常服务和设施管护,做好体检设备登记注册、定期核对、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保障“健康小屋”健康运营。
二是明确分片责任。将广东省援黔医疗专家、县医疗行业代表、县医疗集团医生纳入“健康小屋”服务团队,就近划分片区开展服务。制定“健康小屋”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明确服务人员、时间、内容、规范。每个“健康小屋”明确一名带队医生,每月至少带队服务4次,切实做到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截至目前,组建“健康小屋”医疗服务队5支50人,其中援黔医疗专家14人、县医疗集团专家36人。
三是明确考评责任。围绕设备配置、宣传宣讲、措施落实、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制定考核评估方案,考核评比结果与医生职称评定、晋职晋升、年终绩效挂钩。实行季度督查、半年考核、年终评比的督查考核机制,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分析研究、指导改进;对成效好的进行典型选树、激励表彰、广泛宣传推广,充分调动医生服务积极性,切实达到“以督促改,以检提效”的良好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