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力量,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党的六支主体人才队伍之一。近年来,贵定县通过政策支撑、培训提升、实践锻炼“三管齐下"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结构更优化、能力更专业、服务更精准”的良好态势,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强化制度设计,完善政策保障体系。锚定新时代基层治理需求,构建“1+N”政策矩阵,出台《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专家人才工作实施办法》《人才服务专员制度》《贵定县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构建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留任全链条机制。按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岗位动态调整机制,结合“需求+效能”双导向管理,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制度,将学历津贴、职业资格津贴纳入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对持证社工分级发放职业补贴,对提升学历者给予月度津贴,有效保障人员稳定。
营造发展生态,激发社会认同效应。建立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协调,党委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政法、机构编制、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人才供给与基层治理需求同频共振,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2023年以来通过公开选聘,新配备社区工作者49名。通过“贵定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开设“我在社区写青春”专栏,累计推送优秀案例20余期,展现日常服务场景,提升公众认知度。
实施分层培养,构建能力提升闭环。构建“基础能力+学历提升”双轨培养体系,实施全员轮训计划,2024年成立县级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聘用司法、纪检、民政等多个领域导师,重点强化理论和实操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矛盾纠纷调解、网格服务管理、隐患排查整治、组织服务保障等履职本领。同时建立“街道班子成员+新入职社区工作者”1对1帮带机制,社区“老带新”岗位交流机制,帮助能力提升,2023年组织一期县级培训,街道兜底培训。
创新培养载体,搭建成长交流平台。积极鼓励动员基层社区工作者和有意向从事社工的人员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落实报销考试费用制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培养矩阵,线下组织参加“社工开课了”系列培训5期,覆盖200人次,线上推送90个职业培训课包,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推送考试讯息、题目解析等,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持证社工57人。
“搭建服务平台,深化专业服务供给。聚焦群众最关心、社会最需要的领域,通过形成党建引领“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体系,整合4.7万名志愿者资源在重点民生领域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社工人才带动形式,精心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围绕“一老、一小、一低、一贫、一弱”群体快速响应,依据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以实现精准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高效对接。2024年累计开展个案服务30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6件。
培育社会组织,构建共建共治格局。实施“社工机构培育计划”,孵化专业社工机构2家,配备驻站社工14人,形成“社工引领-组织承接-居民参与”的治理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引导机构聚焦特殊群体开展专业服务,累计服务人数2000余人,用社工专业性拓宽和提升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和能力,推动社工机构与社区、志愿者联动发展,形成共建共治格局,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参与基层治理中的最大效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