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举措”破解河湖管护难题

发布时间: 字体: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贵定县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四个举措”,有效破解河湖管护难题,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一是压实责任,确保管护落实。全面压紧压实工作,强化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明确各级河长及相关部门责任,构建起严密的责任体系。2025年以来,县级河长巡河40次,镇级河长巡河450次,村级河长巡河3000余次。各级河长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发现并解决河湖管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创新模式,源头治理垃圾。建立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加大垃圾分类收集资金投入。以购买服务方式,将垃圾中转站管理和各镇(街)生活垃圾转运服务外包给第三方。严格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管理模式,形成“县-镇-村”三级辐射联动。这一举措切实从源头减少了垃圾入河问题,有效改善了河湖周边环境。

三是多元宣传,浓厚保护氛围。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防汛减灾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通过驻点宣传、入校讲座、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普及河长制知识和水环境保护理念。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受众达1.9万人次。同时,推动河长制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次。将河湖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此外,利用本地民族文化特色,将河长制相关知识、政策融入布依族山歌中,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感,激发了群众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的积极性。

四是凝聚力量,共同管理河湖。成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强化监督力量。聘请19名各级人大代表为义务监督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清岸清水”等河道清洁活动,截至目前,志愿者开展“清岸清水”活动17场次,清理垃圾2.285吨,参与志愿者200余人次。通过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发力河湖管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通过这“四个举措”,贵定县河湖管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下一步,贵定县将继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巩固和提升河湖管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