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4-1302032 | 成文日期 | 2024-09-06 |
文号 | 发布时间 | 2024-09-06 | |
发布机构 | 是否有效 | ||
名称 | 贵定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 |
一、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
(一)中央、省、州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情况。
强化组织领导,坚决扛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治责任。认真学习中央、省、州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将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进行安排部署,一年来,召开了6次党组会传达学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精神,并研究强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有力推进,按职能职责,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明确到各中心、站、室,并督促按要求报送相关推进情况。
(二)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工作开展情况。
1、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
一是强化宣传培训,为加大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技术指导和积极引领作用,组织各镇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主要种植基地负责人等360余人召开2023年贵定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利用各类宣传活动,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100余份。二是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根据田间调查观察收集的调查信息和监测点数据,结合气候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向全县发出各种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18期216份,以抓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为工作重点,在盘江镇金海坝区创建100亩稻“鱼”示范区,辐射带动1530亩。全年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5.9252万亩。同时在全县示范推广水稻、玉米、油菜拌种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引进推广先进植保装备,提高农药利用率。通过引进推广植保无人机、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等先进植保装备,减少农药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提高机械的作业质量和精度,进而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农药使用量。预计2023年农药使用量为23.02吨,较上年减少0.24吨。三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5.79万亩次。今年以来共采集土样49个,完成分析化验指标数638项(次),开展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1个、油菜新型肥料试验1个、茶叶增施有机肥试验1个。根据土壤化验情况,制定《贵定县2023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强化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制定发布了水稻、玉米、茶叶和刺梨等作物施肥信息,张贴到村,便于当地农户了解本村的土壤情况和科学施肥量。在盘江建立水稻控肥示范区,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开展化肥减量。预计2023年化肥使用量为2502吨,同2022年持平。
2、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我县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采取机械收获直接粉碎还田、深松整地灭茬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全量还田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突出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为重点,着力提升秸秆利用产业化水平,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减少秸秆野外焚烧行为,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06%。
3、持续推进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培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农药、肥料及农膜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新产品试验示范,推广新型种植模式等方式,促进农膜回收及减量,共计发放农田残膜回收倡议书1500余份。宣传引导农民在农药施用后自觉回收农药废弃物并统一集中安置,依托城市垃圾回收体系,当做生活垃圾回收集中焚烧,开展宣传培训2期,培训人数84人,辐射350人。
二是加大排查整治力度,抓好农膜使用、回收监督管理,重点对农业坝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的种植基地农膜使用及回收情况进行检查35次。2023年预计农膜回收率为91%。从农药经营店铺源头开始治理,要求每一个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必须具备农药废物回收与处置制度上墙;农药经营人员必须作出农药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宣传承诺;具备农药废弃物回收容具。开展农药经营店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检查15次,我县暂无农药生产企业,有农药经营店53家,均已设立有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如回收箱、桶等,贴有文字标识)。
4、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工作情况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制定《贵定县2023年受污染耕地及严格管控类耕地安全利用年度计划》《贵定县2023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二是择优选择安全利用技术。针对全县24331亩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的治理修复措施为:同类作物品种调整14940亩(其中:水稻3193亩、玉米9597亩、蔬菜2150亩)、采取农艺调控、优化施肥、自主休耕等措施9391亩,安全利用措施实际完成比例为108.73%;针对全县233亩严格管控类耕地,采取的治理修复措施为:改种非食用作物8亩、退耕还林还草等103亩、其他122亩,严格管控措施实际完成比例100%。三是强化源头防控。深入推进涉及重金属重点企业排查整治,采取措施,切断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途径,严格管控污染源头。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执法检查28次,严禁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进入农田,防止新增污染。四是全面推进安全利用效果监测。2023年,贵州省农用地环境监测系统在我县布设受污染耕地监测点位36个,目前,所有采集的样品已由州级聘请的公司进行制样并送检。五是加强部门联系调整土地用途。积极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在最新公布的三调数据中,我县严格管控类耕地已有122亩被调整为非农用地。
5、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目前该项目完成总工程进度80%(地方配套部分已全部完成),其中各子项目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全区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中心。贵定县全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中心于2023年3月开始建设,目前工程进度61%。批复建设内容为:粪污原料储存棚2000m2,有机肥加工车间3600m2,成品仓库1000m2。已完成:粪污原料储存棚2000m2和有机肥加工车间3600m2钢架主体结构安装;未完成:成品仓库1000m2的建设及已建的储存棚和有机肥加工车间顶棚未盖,涉及663万元的设备仪器已订购未付款。
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目前工程进度88.54%。批复建设内容为:生态塘19516.4m2,生态沟渠10221.15m2,生态廊道3159m,平伐、塘满、香山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已完成:云雾镇生态净化塘、生态沟渠、生态廊道。香山水肥一体化项目水池已修建完毕,正在准备铺设管道;平伐水肥一体化水池修建完毕,正在建设泵房。未完成:塘满水肥一体化项目还未完成,平伐水肥一体化待铺设管道。
实施效果在线监测工程。贵定县实施效果在线监测工程于2023年4月开始建设,目前建设部分工程进度100%。监测房3个已完工并验收,涉及300万元的实施效果在线监测设备已订购未付款。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贵定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于2023年5月开始建设,目前工程进度85%。批复建设内容为:干粪棚6110m2,粪污储存池700m3,污水储存池3973m3,农田沼液回林管网5600m,雨污分流管道4100m,田间沼液储存池2040m3,沼气池300m3,原料储存车间2000m2,有机肥发酵车间3600m2,陈化车间1000m2,生态塘31亩,初沉池200m3,厌氧池300m3,稳定池440m3。已完成:干粪棚、粪污储存池、陈化车间、雨污分流管道、田间沼液储存池、沼气池、初沉池、厌氧池、稳定池、生态塘、污水储存池、农田沼液回林管网。未完成:原料储存车间2000m2、有机肥发酵车间3600m2钢架结构搭建主体已完成,未盖顶棚,涉及162.35万元的设备仪器已订购未付款。
6、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全面开展辖区内畜禽养殖行业的摸底排查,按类型、按规模建立台账,并列出问题清单,分批次、按时间节点下达治理任务,并督促开展治理,按月进行调度和现场核查,确保突出问题在年底得到整治。截至目前,全县已排查养殖场133家,其中生猪养殖场46家(规模以上3家)、牛羊养殖场80家(规模以上5家)、家禽养殖场7家(规模以上2家)。在禁养区内未发现规模养殖场,排查的50头猪当量以上养殖场已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排查过程中没有发现乱排现象。
(1)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要求完善污染处理设施,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堆集发酵、沼气利用、生物处理后还土还田等措施,加大和推广粪便污水综合利用。
(2)结合畜禽标准化养殖,从畜禽养殖源头抓起,严把立项、选址、建场、投产等各个环节。
(3)对全县50头猪当量以上养殖场进行调查统计,全面掌握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情况,以便制定相关管理措施,规范养殖场管理,确保全县畜禽粪污得到有效治理,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和州生态环境局贵定分局多次联合到养殖场指导畜禽粪污治理工作,包括要求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立粪污处理台账等。
7、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方面。
实施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有效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开展长江禁渔系列专项行动。按照黔南州2023年长江禁渔系列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认真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巡航检查行动、“四清四无”大排查行动、涉渔工程“回头看”检查行动、长江流域禁捕水域暗查暗访行动等重点工作,并强化日常执法监管,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及时部署工作,明确职责任务。年初,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召开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相关论述、禁渔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及禁渔法律法规,按照省州工作要求,制定2023年禁渔工作方案,再次明确各单位、各镇(街)工作职责,对2023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今年以来,共利用赶集日宣传6次,新媒体宣传8次,走访入户100余户,现场指导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张贴标语、通告等50条。三是部门联动,严格执法。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会议4次,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次,出动执法人员36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85辆次,重点水域执法巡查40次,巡查里程累计2094公里,检查渔具经营点101次,检查农贸市场186个次,检查商超756个次,检查餐饮单位880个次,监测电商平台(网站)18个次。开展集中销毁非法渔具渔网52副;开展增殖放流3次。四是安装监控,提升技防水平。利用上级拨付我县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补助资金,在全县安装视频监控共22个,现均已投入使用。
(三)突出环境问题及处理整改情况。
1、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反馈问题(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
我县在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中反馈的信访件D2GZ202112080018“盘江镇兴浓村王木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兴浓村王木庄养猪场,病死猪未经无害化处理掩埋在距离独水河(落北河)约一公里处,雨天污水渗入独水河”的问题,已于2021年12月30日办结销号,该养殖场当时填埋病死猪的场地已种植牧草。同时进行规范管理,对病死猪移交到资质单位(福泉市惠农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进行处置,不再使用“深埋法”。2022年以来,为了保证问题不反弹,局分管领导及养殖中心多次到点进行复核,并对周边群众进行办结后回访,群众满意度100%。
2、贵定县乾亿辰畜牧有限公司的问题(自查问题)
2023年3月21日至22日,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到我县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查,反馈贵定县乾亿辰畜牧有限公司(贵定县活禽集中屠宰点)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屠宰废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不到位,相关管理制度未明确,未落实具体责任人。二是场地环境管理不到位,场地内存在有含禽类和屠宰污染物废水排入河道的情况。”该问题已于8月30日整改销号完成。一是已完善污水处理规程及污水处理器操作流程上墙张贴,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二是污水经场内初步处理后经管网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并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定期监测,及时进行系统填报。三是已督促企业对周边环境经常清理,确保没有污水私自或渗漏进入河流。四是企业每天产生的禽类羽毛均按要求装入市政垃圾收集箱,没有违规处置及随意倾倒的情况发生。
3、贵州爱科欣种猪育种有限公司消杀中心未列入环保编制内容(自查问题)
针对“贵州爱科欣种猪育种有限公司消杀中心未列入环保编制内容”等问题,我局已及时与爱科欣公司对接,督促该公司立即进行整改,针对15项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涉及问题有“洗消中心建设内容未纳入环评”、“臭氧消毒设施未安装、氧化塘未按设计要求使用”、“污泥脱泥池出口露天堆泥,无防雨防渗漏措施”和“应急池设置在上游,不能有效收集事故废水”等4项正在整改中,其余11项已完成整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肥施用量少。随着禽畜养殖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养殖户减少,分散养殖现象基本上消失,农肥数量少,多数农户较少使用农家肥。另外,受卫生、运输、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使用农家肥或有机肥的意愿不足,无法调动广大农民的使用积极性。施肥方式落后。农民施肥还是处于经验和经销商推荐这两种施肥模式,农户施肥施药观念的改变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长期引导。二是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过程中,农户思想意识不到位。虽然开展了相应的宣传活动,采取了一定程度的防治措施,农业生产废弃物乱丢弃较上年明显减少,防治效果良好,但还存在有少数农户思想意识不到位。三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完整,一些农民和企业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薄弱,违规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四是养殖户环保意识还不够高。由于多数仍然沿用传统养殖模式,规模较小、分散,很多养殖户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环保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特别散养户,粪污的堆放和排放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五是粪污处理设施配套不够。粪污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入资金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很多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对这方面的投入能力不足,就算配套了,运行也不太正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六是部门监管不到位。由于各部门人员配备不足,部门间沟通、配合不够,导致监管缺位,更不能实现高效联动,不能及时发现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污染行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部门衔接,主动作为。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稳步向前。
(二)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标语、横幅、电视、新闻媒体等宣传载体,向群众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灾宣传教育,营造群众广泛参与的氛围。向养殖业主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先进经验和模式,让养殖户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引导养殖户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加大技术指导和督管力度。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指导督促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带动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监管力度,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执法监管能力,对未按要求整改或达不到整改效果,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场(户),坚决依法查处。
(四)加强沟通。主动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更多项目落地贵定,为推进生态振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