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越来越强烈,稻鱼鸭的共生,促成有机、生态、健康的高效绿色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水两用,一田三收”,新巴镇幸福村石头寨“稻+鱼+鸭”生态种植养殖项目正以蓬勃生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新巴镇幸福村石头寨,位于镇主要干道2公里位置,交通便利,整个片区有3个村民小组,121户546人,开展稻渔养殖的连片水田有55亩,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生物的生长和繁育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该项目也在此契机下应运落地。
该项目为贵定县2025年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项目,总投入为28.89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0万元,自筹资金10.89万元,项目实施连片面积为55亩,共投入鱼苗5500斤,鸭苗1200余羽,鱼饵料11000余公斤。
项目实施以来,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不过多施肥,在生长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以鸭子来捕食害虫、利用粪便肥田,鱼类清理稻田杂草、翻动土壤,形成了“三态互补”,天然的生态平衡系统,这种“不插电、不用药”的自然循环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也让产出的农产品自带“绿色标签”。
在项目技术指导上,为确保“稻+鱼+鸭”模式的科学落地,镇级农业服务中心组建指导团队,采取“理论培训+实地实操”的方式,定期为农户开展技术服务,从稻种的选择、鱼苗鸭苗投放时机等,均做到“全面指导、不漏一户”,针对水位调控、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含量高的问题,定期邀请州、县级专家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户精准掌握“稻护鱼鸭、鱼鸭促稻”的生态平衡要点,解决“种植养殖不同步,共生效益难发挥”的问题。
在未来效益上,幸福村党总支书记“算了一笔账”,“以前单种水稻,除去成本,一亩地一年也就赚一千多块,现在来的这个‘稻+鱼+鸭’项目,产值直接翻了番。”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预计优质稻谷亩产能达到550公斤、商品鱼100公斤、商品鸭50公斤,总和亩产值能达到10000元以上,曾经单一水稻种植项目,首先亩产达不到标准,“稻鱼鸭”共生的生态平衡点,可以让土壤质量时刻保持最优状态,能达到远高于一般土壤的亩产,且项目土地能做到“一亩地赚三份钱”,产值也远高于单一产业。除直接收益外,生态模式还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化肥用量减少、农药用量减少,每亩田节省农资开支近300元。
眼下,新巴镇正趁热打铁,将持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让更多农户搭上生态农业的“致富快车”,并计划打造以格桑花、向日葵等为主的花田,打造“稻田观光+农事体验+产品直销”的农旅融合模式,让乡村振兴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