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理论宣讲聚共识,绘就文明实践“新篇章”。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志愿者入户讲等宣讲形式,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等内容,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柴米油盐”“茶余饭后”,用通俗易懂、贴近民族生活的语言解读政策文件,确保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里聆听党的“好声音”,感受党的“好政策”。
二是实践活动暖民心,当好文明实践“服务者”。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造“锦绣前程”、“共建文明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积分兑换、“笔墨生香 墨润童心”等文明实践活动项目,按照“月月有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希望工程 陪伴行动”、“文明星期三”、爱心义诊义剪等实践活动,推动文明实践持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同时,以积分制为载体,通过用“小积分”激发“大文明”,实现积分制与文明实践同频共振,为树立良好文明乡风注入强大动力。今年来,已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
三是阵地建设搭平台,共绘文明实践“大图景”。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建设,坚持“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理念,整合党群服务中心、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文化小广场等阵地资源,打造集理论宣讲、健身活动、文化活动、科普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阵地。结合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新春走基层”等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今年来,共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共9场,覆盖4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