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清两改两治理】“两清两改两治理” 提高乡村新“颜值”
发布日期:
2025-07-02 17:27
文章字号:
大
中
小
“两清两改两治理”是贵州省2025年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的系统性政策,背景源于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与群众对高质量生活需求的矛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焕发农村人居新风采的必要举措。2025年来,新巴镇依托省、州、县各级对“两清两改两治理”的政策指导,以“三步走”在全镇深入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一是以“两清”来吹响作战“冲锋号”。“两清”意为“清理残垣断壁”“清理乱堆乱放”。在工作初期,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系统性部署该项整治工作,以思想认识的切实提高与重视,将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好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党员群众等深入到各村各组各寨开展深入摸排,建立好问题台账,并张贴好危房警示牌,对于一些疑似危房难以判断的房屋,由网格员拍摄现场图片,交由镇级研判是否为整治范围,防止任性“一刀切”。在乱堆乱放方面,除通过集中排查并建立问题台账以外,充分利用好党员志愿服务队,由网格员带领,到乱堆乱放问题点,与农户讲清道明政策方针,以“拉家常”形式说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必要性与好处,充分发动农户自行清理乱堆乱放,旨在培养农户自主清理意识,对于年纪较大或行动不便的农户,由志愿服务队协助其开展清理。2025年来,新巴镇各村共针对残垣断壁等“危房”开展摸排2000余栋,共张贴“警示牌”200余块,开展乱堆乱放摸排与清理600余次。二是以“两改”来打好整治“攻坚战”。“两改”一直是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强调的农村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切实落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两改”意为改厕、改圈,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新巴镇开展“两改”工作以来,全镇共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全员摸排500余次,农村厕所问题涉及面比较具体,每家每户的问题与厕所现状都有所不同,厕所革命开展初期的厕所验收标准与现行的厕所验收标准也有所不同,新巴镇通过分类分级制定台账,对农户的家庭厕所情况登记做到尽可能的细致,以便于在农户了解政策时给出最合理的改厕方案,并发放农村厕所革命“明白纸”,让群众了解建设标准与补助标准,对于有意愿改厕的农户,镇级农服中心协同村“两委”与网格员到现场指导,切实指导好群众开展施工,对于年纪较大或行动不便的有改厕意愿的农户,由施工队签署协议入户代建,2025年来,新巴镇共开展厕所革命摸排100余户,验收厕所20余户。在改圈方面,农村圈舍对于农村厕所更为复杂,新巴镇首先通过整改意愿摸排,集中填报有整改意愿的农户台账,并通过将改圈资金纳入农村“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制定奖补标准与验收标准,切实激发农户改圈积极性。三是以“两治理”来聚焦治理“持久战”。“两治理”意为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在治理农村污水方面,农村生活污水一般体现为“排量小,问题大”,关键在于提高农户农村人居环境意识,新巴镇通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寨内开展宣传,通过张贴及入户发放《贵定县农村“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倡议书》,来提升农户自主环保意识,引导农户减少洗涤剂、农药等污染物的使用,鼓励农户参与村貌维护、监督排污行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对于治理农村垃圾方面,依托前期开展的摸排工作,开展对垃圾爆箱、乱丢乱扔较为严重的网格开展问题分析,对问题严重的网格,以网格员为主体,开展深入广泛的文明宣传与倡议,并综合考虑网格的人口数量、网格面积、年龄等因素,通过加设垃圾箱、加设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开展好整治工作,并通过打造示范寨,形成良好的带头作用。在下步工作中,新巴镇将继续深入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以长期攻坚的态度,不让治理成效只是“昙花一现”,不使治理工作只是“一阵狂风”,以扎实的工作态度,让新巴镇“面子”和“里子”都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