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金南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携手并肩、齐心协力,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最初群众的疑虑观望,到如今的主动参与;局部区域的初步整治,到全域范围的整体提升,显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共商共议,凝聚思想共识。工作伊始,部分群众对“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持观望和质疑态度,担心此项工作会耗费大量精力,影响下地劳作。针对这一情况,街道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承担起“宣传员”与“联络员”的重要职责。通过组织“板凳会”“院坝会”等贴近群众的交流形式,党员干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解读相关政策,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疑问。村民们也纷纷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有效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截至目前,召开板凳会、院坝会等80余场次,入户宣传1000余次,累计38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其中。
党员带头,群众紧跟行动。在“两清”行动中,党员家庭以身作则,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荷花村党员聚焦厨房、厕所、庭前等重点区域,规范整理了堆积的柴草农具、建筑材料等。在党员们真抓实干的感染下,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号召,积极投身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原本堆满垃圾的沟渠和闲置角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得焕然一新。在“两改”工作中,党员们积极配合,主动争当“样板户”。胜利村已经完成厕所改造的户主,向其他村民详细介绍了新厕所冲水便捷、干净卫生等优点,用实际效果打消了群众对改造效果的担忧。目前,申报新建户厕36户,已开工18户,其他正有序推进中。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群众的观念逐渐发生转变,从最初的“看党员改”转变为“自己主动改”,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群策群力,创新治理模式。面对“两治理”工作中的诸多难题,党员与群众共同探索,探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针对乱搭乱堆问题,成立了由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开展巡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监督小组便及时上门与当事人沟通,督促其整改。在环境维护方面,推出“积分制”管理办法,村民参与垃圾清理、绿化养护等环境整治工作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环境维护的积极性,许多村民主动加入环境维护队伍中来,自发承担起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此外,还组建了“文明劝导队”,通过讲道理、举例子等方式,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有效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
为防止问题反弹,党员与群众共同商议,将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机制。在日常环境维护工作中,落实“门前三包”,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同步做好垃圾“村收集—街道转运”机制,在定南片区设置64个垃圾转运斗,30户以上自然寨完成全覆盖。为有效巩固治理成效,以四月八、五一节等为契机,发起环境大提升行动,组织村民对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同时,把整治理念融入民族文化中,推动文明新风与环境整治同频共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