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镇农文体旅人大代表联络室以“代表一线联万家”为抓手,围绕镇党委“一景一漂一村一寨”的发展思路,在“联络室十农文体旅”上探索实践,通过代表分类别联系“农业”“文化”“体旅”等领域,深入调查研究、收集意见建议、开展协调服务,持续加强监督,全面助推盘江镇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联络室+农业产业,实现沃土生金。金海坝区是全县精品粮油主产坝区之一,也是“金海雪山”的核心区,通过“联络室+农业产业”模式实现三重突破。土地流转激活资源。在金海坝区建设土地流转工作中,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头联系群众,广泛宣传,积极主动作为,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宣传动员群众签订流转协议,共流转土地1700亩,带动520户农户共同发展优质粮油种植,直接带动农户就近务工1.1万人次,形成“田间种粮、枝头赏花、脚下生金”的立体农业生态。生态管护创新路径。进一步做好酥李管护,恢复盘江“雪山”,代表走访联系选民收集意见建议,针对酥李产业痛点,代表们提出“山桐子套种”方案,在1000亩基地套种1.5万株山桐子,将实现三月看白“雪山”,十月看红“山桐”景观,在促进山桐子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丰富“金海雪山”景区旅游元素。联农机制深化融合。采取“村合社+大户+农户”模式,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深度绑定,推动“赏花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使传统农田变身游客打卡地、农民增收地。
联络室+民族文化,展现文脉炫彩。联络室立足盘江镇独特的布依文化资源,在大力挖掘全镇布依族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民族民俗上下功夫。非遗传承匠心独特。代表们发挥专业特长,自身特长优势,开展布依语、布依山歌十八调、竹竿舞、刷把舞、布依礼仪培训,宋微代表推动“布依山歌进校园”,让古老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生。节庆活动赋能文旅。以布依族民俗文化为主题,每逢“四月八”“六月六”等布依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唱山歌、跳竹竿舞、板凳舞、吹唢呐、染花米饭、长桌宴等活动,有效传承和延续布依族文化,将民俗活动转化为文旅消费爆点。文化符号推动发展。代表履职尽责,做好各项民族文化活动的协调服务,成功承办了全省多彩贵州春季赏花行暨“多彩贵州美如画”金海雪山首届布依族山歌大赛、“西部地区山歌邀请赛”等大型赛事,让民族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联络室+体旅发展,激发活力之源。联络室充分发挥代表履职平台作用,进室代表踊跃建言献策,搭建沟通桥梁,助力推进多元融合促旅游业态升级。景观升级延长旅游周期。探索以“金海雪山”为主,其他花卉为辅的新路,打造多个小景观赏花区域,延长观花时间段。同时积极培育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豆染扎染、枫香染等非遗技艺体验,形成多元化业态组合。校地合作拓展研学业态。依托进室代表自身资源优势,通过联络室搭建交流平台,助推旅游研学与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馆、民族文化展览馆有机整合,进一步丰富研学的内容。攻坚克难突破发展瓶颈。联络室严格落实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要求,着力服务好体旅项目落地建设,自洛北河漂流项目启动以来,进室代表在动员群众、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矛盾调解上积极发挥作用,召开群众会30余次、协调解决矛盾纠纷36件,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支持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