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定县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地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6镇2街道95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以布依族、苗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2014年有51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2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408户45540人,贫困发生率18.38%。2016年以前,全县通村道路884公里,硬化道路362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率40.97%,268个30户以上自然寨未通硬化路;急需改造农村危房8713栋;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参合率96%;3.1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困难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传统农业比重大,全县农业总产值仅为15.21亿元。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边远和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基础设施薄弱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最大挑战。
强化顶层设计
2016年以来,贵定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走最边远村寨、看最真实贫困、想最管用办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明确了以“山区公路组组通、山寨道路户户连、山间清泉家家到、山上产业村村有、山中危房栋栋除、山乡环境处处美”的“六山行动”为脱贫攻坚主抓手,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生态、金融、综合兜底保障等方面惠民政策,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有效的政策保障。构建“县指挥部、镇(街道)指挥所、村驻村工作队、组工作队员”四级作战指挥体系,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 “双指挥长”靠前指挥,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和6名县委常委担任8个镇(街)指挥长一线主抓,县直部门一把手任驻村工作队长一线主战,2100名驻村干部 “划小承包、网格管理”一线主推,抽调22名骨干力量集中统筹调度,全县上下尽锐出战,发起全面总攻决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凝聚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

到2018年底,全县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11005户41392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6%。2019年3月,以零错漏、96.7%的群众认可度通过第三方评估,同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到2019年底,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7197元提高到11953元,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等各项保障政策100%落实到位,现行标准下剩余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向全县人民交出总攻全胜的历史性答卷。2020年10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到贵定督导调研,实地考察产业扶贫、具体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和群众就业等情况,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注重分类施策
2016年来,贵定县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精准方略和“四场硬仗”“五步工作法”等系列要求,压茬推进 “百日攻坚” “春风行动”“五个专项治理”“夏秋攻势”“冬季充电”“夏秋决战”“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等 “组合攻势”,投入攻坚资金97.6亿元,不断补齐贫困短板,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坚决打好基础设施硬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昔日贵定农村路况的真实写照。五年来,贵定县累计投入6.8亿元,建成农村公路432公里、联户路652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联户路。投入1.2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个,全县群众告别“人挑马驮”吃上安全水。投入5.12亿元,建成福来家园等6个集中安置区,搬迁贫困人口8317人,稳步推进 “五个体系”建设,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全面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认真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以山上、坝区、庭院为载体,探索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实现“村有致富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累计投入5.1亿元,建成生态茶园27.82万亩,规模化种植刺梨18万亩,蔬菜112.69万亩次,食用菌9638万棒,精品水果8.72万亩,中药材3.17万亩,替代种植油茶、山桐子、中药材等高效作物8.33万亩。相继引进老干妈、经典茶叶、天泷刺梨、中裕华农等农业龙头企业88家,全县95个村全面完成“村社合一”,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拓宽群众增收门路,群众收入稳步提升。通过积极探索,贵定电商扶贫模式得到商务部认可,2017年9月,成功承办全国农村电商扶贫经验交流现场会。

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持续“给力”,兑现教育资助资金3.56亿元,受益贫困家庭学生13.47万人次。兑现医疗救助金1746.62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3.49万人。投入资金1.48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713栋,并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同步实施“三改”5510户。兑现社会保障兜底资金3.86亿元。
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围绕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携手奔小康“六大任务”,与广州市南沙区合力推进“造血式”脱贫。五年来,两地累计互派干部107人,广州市南沙区协助举办各类培训103期5248人次。广州市及南沙区累计投入贵定帮扶资金1.42亿元,实施项目73个。先后招引百定鞋业、海大集团、皇冠陶瓷等11家东部企业落地贵定,完成投资金额7.86亿元,带动605人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建成贵定县医院胸痛中心。两地线上线下双驱动,积极探索建好一个数据库、前置一个配送仓、推送一个主打产品、制定一项好政策的“四个一”消费扶贫新路径,大批贵定农特产品通过贵定·南沙“钱掌柜”、“领略中国”等农产品电商平台“黔货出山”。2019年以来,累计销售额1.99亿元,带动建档立卡户8437人增收致富。
强化“党建引领”
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脱贫攻坚总攻全胜关键所在。贵定县坚持以党建统领脱贫攻坚,通过创新功能合一、服务合一的“多中心合一”村级党群便民服务模式,搭建起集政策宣传、就业服务、支农惠民、便民办事、文明实践、矛盾调解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始终把思想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强化全民法治意识、感恩意识、集体意识、美德意识、荣辱意识教育。通过及时点赞先进群众,树立学习榜样,正面回应和教育纠偏 “争贫困、占便宜”错误思想,培树脱贫奔康户、支持公益事业户等各类“示范户”“先进户”“进步户”2万余户,形成勤劳致富你追我赶、脱贫奔康比武争先的浓厚氛围,全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收入水平和精神风貌发生根本性变化。2019年,贵定县列为“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和“全国农村治理实验区”,“贵州省贵定县扶贫扶志组合拳打赢脱贫攻坚战”创新模式入选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扶贫扶志故事选》,向全国推广。

阔步新时代,再启新征程。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近在咫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贵定县坚决按照省、州“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的部署安排,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始终从严“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确保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让30万全县人民如期实现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